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painter 2018 測試心得

painter 2018 測試心得

painter在近幾次的改版,老實說都沒有那種會讓人~~~這種情緒,因為推出的新筆刷,都少了讓人覺得非更新不可的感覺,2015的微粒筆刷,2016的音控筆刷,2017的材質筆刷,這些主打個筆刷其實就算沒有也都不怎麼影響到,這實在是很為難的,而且每個版本之間的筆刷資料庫又不相同 (雖然很多都重複),切換不同版本又得花上時間,所以實在是很麻煩的,所以與其增加新筆刷資料,我一直都覺得這不是聰明的做法,因為原本的筆刷已經非常夠了,真的要加強的部分,其實是將已經有的功能改良化,讓使用者更輕易的使用那會更具有吸引力,那麼就先來看這次的改版吧。

筆刷圖示尺寸和表現上和上個版本大同小異,都是筆刷造型壓個筆觸當底,只是那一抹顏色代表的意思實在不太清楚有無特殊用意。


painter的改版習慣通常是這樣,會將這次強調的改版特性表現出來,例如2015的微粒筆刷的發光感,2016音效筆刷的隨機感,2017材質筆刷與漸層,而這次2018的重點應該是厚塗這一把筆刷,只是從這次的圖真的看不太出來,甚至會被誤會是強調類似於油墨筆刷或是毛筆筆刷的效果,不過整體看來,這次的設計效果還真的是好看。


接著開啟軟體來看一下整體介面,其實幾乎和上一個或是上上一個或是上上上一個版本都差不了多少,所以先開啟個新圖檔來測試吧,這次新增圖檔的預設尺寸有改過了,變成1920*1200,雖然改這個好像沒太大意義,另外畫布預設也多一個,只是多一個到底有啥幫助呢;
這個就是我想要強調的改良原有的功能,像這種畫布預設在PS內就將常用的印刷尺寸或是網頁多媒體的尺寸都納入,而PAINTER明明也可以自訂這種尺寸,為什麼不願意花點時間做些常用的尺寸呢,這明明花不到十分鐘的事情。


接著來看看有無新的筆刷,在筆刷材料庫內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筆刷庫,從上一個版本的五個變成七個,只是點選自然媒材那個選項,當機的機率有點高,另外在不同版本的切換也會有延遲感,但是在新版本內又將某些筆刷移動或是刪除,例如特效內的擠壓膨脹這種筆刷在之前的版本就刪除了,但那又是實用的筆刷,如果不會自己設定就得在不同筆刷材料庫切換,雖然切換後可以透過自訂面板存放,再改回去,但就是會變成多了步驟,麻煩了。


還記得在上一次的測試文內,我有提到說如果要強調材質紋理,應該加強原本就有的厚塗顏料這把筆刷,而這次就真的增加了厚塗這把筆刷,也將這把筆刷當作主打,使用上會增加一個特殊的厚塗圖層,順帶一提,painter還有兩個特殊圖層,水彩和油墨,都是必須選用特定筆刷才能使用,另外偏好設定中也增加了厚塗圖層的厚度參數。


其實在painter內早就有 厚塗顏料 這種可以表現厚度的筆刷,可惜都沒有被最佳化所以常會被誤認為是雞肋,例如下圖下方的就是用厚塗顏料的筆刷繪製,但是預設的厚度實在太高,很容易會有過亮的問題,不容易和原始的圖片融合在一起,但只要調整厚度就可以調整了。
而這次增加的 厚塗 筆刷,將一些參數作了調整,在筆刷調整的部分也增加了厚塗的面板,在筆刷屬性也有參數可以調整,相較下是真的比較好用了一點,只是我還是希望在做的更好一點,例如像zbrush可以按下alt就是相反的使用,例如原本畫起來是凹,可以透過快速鍵馬上變成凸或是抹平,這樣使用上會更方便。


另外調整光線的部分,厚塗 厚塗顏料 一樣可以從畫布\表面光緣去調整,只是這次的面板多了一些參數,使用上是差不了多少,等有空再仔細測試。


除了厚塗這把筆刷之外,還有多了選取筆刷,直接用畫的方式產生選取範圍,如同在PS內按下Q的快速遮色片做法一樣,又或者是像SAI內的選取筆刷一樣,如果說實用的確也算是好用啦,只是實在太晚出現了,在其他軟體是早就有的,就很難有驚艷感。


筆刷的部分大概講完了,或者應該說這次的改版內容大都講完了,因為官方宣傳中很多東西,測試之後的結果是和之前的版本幾乎一樣,又或者是將早有的功能再拿來講而已,真的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不提了,不過在一些小地方其實還是可以看到他們有在調整中,例如這種說明的圖示有逐漸增加的感覺,又或者在一些選項的勾選,你會發現以前是點一下就直接打勾,現在是慢慢的有一個過渡變化。


那最後,值不值得更新呢,如果你是painter 12的使用者,當然建議,但如果是之後的版本,就得考慮一下這些更新對你的幫助在哪,下面補充一下之前其他版本的測試心得,希望能有些幫助囉~~    ^ _^


painter 2016測試

painter 2015 測試

painter 13 測試

painter 12測試

面板
繪圖

painter 11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