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昨天買的健達出奇蛋內的玩具,他的功能是放在來源圖片旁,然後來源圖的影像就會映射在紅色透明片上,然後只需要透過這個紅色透明片觀看,手放在另一邊就可以直接將來源圖片上的造型描繪出來,看起來雖然是小玩意,但是卻可以思考很多問題,甚至是可以扯到西方藝術史呢。
這小玩意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我承認我過度誇張了,換個方式去說應該會比較直接,就是描圖工具對繪畫的影響;描圖這件事情,許多畫家都相當不以為然,希望創作能有著更純粹的本質,透過自己的眼自己的手,最重要的是心來完成作品,然而繪畫不見得只是藝術的創作,許多時候僅僅只是一個工作,或是完成工作過程的一個手段,所以不見得一定要用到這麼嚴格的態度去看待,這麼說似乎會被誤會我贊同描圖,到也不是這樣的,只是更希望更公平的來看待,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有大量重複要繪製又是相同的紋路,那這時候透描圖當成複製的工具,這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吧。
那再回來看,描圖工具真的有一開始說的那麼大的影響嗎? David Hokney這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曾經錄製過一個影片,內容是他對於西方繪畫在十四世紀前後為什麼技術相差那麼大的看法,簡單的說就是描圖技術的開發,當然細節要細說實在不容易短短幾行搞定,也不是我的研究結果沒資格大談,所以還是請直接參考以下的影片,應該會有收穫的:
上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3OTM3MDA=.html#paction
下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xMDA4ODg=.html?from=s1.8-1-1.2
影片中他解釋了許多古典畫作中,為什麼畫作中會有照片等級的細節,或是作品中出現人眼不可能看到的失焦、散焦等表現,又或者是許多畫作中突然冒出一堆左撇子....等,他認為可能是因為透過透鏡、針孔、鏡子之類來輔助描圖或是觀察的結果,然而要注意的是,對於這些古代畫家可是完全沒有貶低的意味,反而因為這些內容更凸顯這些畫家是走在時代的尖端,至於為何這些方法如此神祕,還需要幾百年後才由他來發掘,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在當時的這些畫家或稱之為工匠,他們並非全因個人喜好或對藝術的熱誠才開始創作這些作品,許多都是接受委託所製作,那是他們的工作,這些技術也就是所謂的商業秘密,當然不為外人所知,這種失傳技藝也不僅只在繪畫領域而以;至於他的假設是否正確,由於沒有更多的資料佐證,答案都還是未知的。
最近有篇文章轉載的兇,--用14年重画350年前世界名画 为了证明一个惊世"骗局"--,內容是一名科技人Tim Jenison,他對於Jan Vermeer的作品有些看法,認為他也運用到描圖的技術,如果不熟悉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3ODE2MA%3D%3D&mid=411631261&idx=1&sn=c1687ab731593d5d0475fa125f94a63f&scene=0#wechat_redirect
這是在2013年左右的一段紀錄片,Tim Jenison因受到透過David Hokney的啟發,而後用科學的態度去研究Jan Vermeer作品,並反推Jan Vermeer可能運用到的技巧;而這篇文章內容是將這紀錄片用文字的方式呈現,內容寫的清清楚楚,非常淺顯易懂,實在是不錯的一篇,然而壞就壞在那個標題,用了"騙"這個字眼,內文中又出現兩句騙子字樣,某些地方又故意聳動一番,這不免就讓這篇文章大為扣分了,在原始影片中,Tim Jenison並沒有詆毀Jan Vermeer作品的意味;當然誰都明白這是一種為了要吸引讀者的一種手段,只是過頭還是會令人不舒服的,不過除了這點之外,內容還是值得一看的。
或是參考維基介紹: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27s_Vermeer
這篇文章後,有引起不少討論,有些畫家是認為Tim Jenison的方式是愚蠢的做法,有些畫家認為當時的畫家根本不需要借助這些就可以畫出來,有些畫家認為Jan Vermeer的作品沒有相對的美感用了任何科技都無效...,逝者已往當然不可能再重現,答案也無從得知,而科學家用了科學的手段去研究作品,更甚至是完全外行的情況下,卻"作"出了一張假可亂真的油畫作品,這樣的精神實在非常值得學習與佩服,所以我並不會用笨或愚蠢這種字樣去形容Tim Jenison的方法,事實上我認為這方法非常的科學,可以讓自己完全的客觀化,這同時也是體制外的人,才能發現體制內所不能發現的問題點,好吧,即使真的是笨方法,不能否認的是在很多時候笨方法卻是好方法呢。
Tim Jenison可以"畫"出Jan Vermeer的作品嗎? 當然不可能阿,因為他目前只是研究再現所觀看到的景物,而非研究畫家,更何況一副畫內存在的因素之多,相信也沒有幾個畫家可以自信做到一樣吧;但能不能"做"出Jan Vermeer的作品呢,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法,只要耐性夠,然後一點一點慢慢點,去對色去對位,將自己變成一台複印機,那當然是可以的阿,只是就像Tim Jenison完成了他人生第一幅油畫,他也不會認為自己是油畫家一樣,這僅僅只是發現一個技巧,可以在底片還沒發明的時代中,將影像記錄起來的一個方式,而這個方式有無被畫家運用,這在目前還是無解的,但這個方式真的愚蠢嗎?如果這樣同意,那豈不也否定了攝影的藝術價值,科技、裝置、技巧、方法...這從來都不和藝術是衝突的。
那再回過來思考一下,有用Tim Jenison的方式或沒用,Jan Vermeer的作品評價真的會因此受到影響嗎? 觀察了許多網友看了Tim Jenison的影片後的回覆,反倒更佩服Jan Vermeer居多,相信一般人都知道即使有照片給你描,能描的好看的也沒幾個,所以應該沒幾個人會認為只要用這種方法,外行人就可以畫出Jan Vermeer的作品吧! 好吧,或許真的有人會這樣認為,那麼只需一笑即可。之所以更佩服Jan Vermeer的人更多,是因為不再只能用天才或是過於常人之類的去歸納,回到人的身分,會讓我們更能正確的看待這些作品,當然,這也得要Tim Jenison的假設是正確的。
有些畫家堅持說著Jan Vermeer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他實力夠雄厚,根本不需要,又或者是說如果都用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擁有大師的美感,看到這樣的反駁點,我就會覺得,為什麼一定要把一個方法定的死死的,好像用到這個方式就會永遠使用都不能脫離永遠不能成長,又或者是知道這些方法的時間點,一定不能是已經訓練好美感的以後嗎? 說的這些畫家都是不能靈活視情況運用的傻子般,這才是真正的貶低這些古代畫家;而且為什麼實力雄厚的人就一定不能用一些方法輔助呢,誇張一點的說,游泳選手都不能搭船過河嗎? 如果已經做了一個不能更動的假設,這樣對於尋求真相是不是一種阻礙呢?
在電腦繪圖中,使用照片加工也不是罕見的事情,許多偉大的創作者也一樣會使用,他們實力雄厚也可以畫得出想要畫的任何事物,他們也擁有非常高品味的美感,可是還是會運用到素材、合成、照片加工等方式,因為電腦媒材的可複製性是傳統工具無法相較的,因此技術面有了更多的表現與變化,更重要可以配合靈活的想法,讓創意不需要受到任何限制,能讓創作更快更好的方式為什麼要捨棄呢? 當創作的靈光閃現,透過方法完成,呈現出美的境界,這就是藝術,方法就僅僅只是一個手段而非目的;所以,不管是Tim Jenison或是David Hokney他們的論點是否正確,答案既然都無解那也就不是最重要的,但他們對於答案的追求態度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也感謝這些討論中的任何觀點,讓我有更多的心得與想法,獲益良多,所以趕緊做個筆記,永遠保持懷疑的態度,不否定對立的想法,永遠會有更多的可能,如同Tim Jenison或David Hokney一般,同樣的去懷疑他們的觀點,去研究去思考。
補充介紹:
David Hokney的百度介紹: 其實還可以搜尋到更多的資料,尤其是他使用i-pad創作這點,也讓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有在跟著時代在進步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852.htm
Jan Vermeer的維基百科介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AC%C2%B7%E5%BC%97%E7%BE%8E%E5%B0%94
Tim Jenison的影片簡介
:
Tim Jension,因為沒找到他的個人介紹,只好找到他創立的newTek的介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Te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